主要的研究內容,可分為:
一、住宅之研究,二、地震之研究,三、生活行為與空間關係的研究,四、建築外觀之評價,五、空間色彩之研究等五個部分來說明。
一、與住宅相關之研究
住宅是經營個人生活最小的空間單位,反映個人主觀上的需求及獨自性,但若將其集中起來觀察時,卻可以發現即使在多樣化的單位之中,亦可依其時代、地域之不同區分出共通的「集團性」。這「集團性」的形成基本上受到地域性的生活型態,傳統習慣之承襲,社會、經濟之需求、自然環境之制約等所謂「地方性」要素的影響。所以近五年來研究的焦點,主要著眼於探討住宅中「集團性」的內容及其形成的要因,並透過「集團性」的傾向,企圖尋找出住宅空間構成的原理,掌握其規畫之方向性。具體的研究內容可分為下列的五大部份:
(一)台灣傳統都市住宅的空間構成和其變遷過程,以及探究其與大陸「祖型」空間、新加坡店屋空間之關係—在台灣部分以北、中、南部的街屋宅為例,在大陸部分以泉州街屋、廣東省開平縣赤崁鎮,以及福建省鼓浪嶼洋樓為
例,在新加坡部份以牛車水店屋為例:
在本項研究中,曾針對北部之台北縣汐止鎮、深坑鎮、新竹縣湖口鎮;中部之台中縣東勢鎮、彰化縣田中鎮、雲林縣西螺鎮;南部之台南縣後壁鄉菁寮村、高雄縣旗山鎮等各地域的街屋住宅進行調查研究。在研究中,透過復原的手法,回溯街屋住宅建設之初的「原型」,分別考察其生活模式的變化,影響空間形成的因子,增改建的過程及理由等,架構出其變遷過程的趨勢;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黃靖凱,聶志高,2012,閩南地區洋樓住宅「廳」與「室」空間構成的轉變─以鼓浪嶼洋樓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十四屆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2012/09/22,臺灣建築學會,台中市,朝陽科技大學。
-
楊平,聶志高,2012,新加坡牛車水歷史街區整建後之用後評-以中國傳統氛圍塑造之用後評估為例-, 第八屆科技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12/06/02,中華民國地區發展學會,新竹市,中華大學。
-
黃靖凱,聶志高,2012,鼓浪嶼別墅平面類型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2012/05/26,亞洲大學,台中市,亞洲大學。
-
楊平、聶志高,2011,新加坡牛車水店屋使用變遷之研究-以店屋改建為辦公空間之通風採光為例,第二十三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11/11/05-06,臺灣建築學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
王俊凱、聶志高,2011,新加坡牛車水店屋之空間構成研究─以1950-1980年寶塔街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十三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11/05/28,臺灣建築學會,桃園縣,中原大學。
-
王俊凱、聶志高,2009,從「井、院」與「落」探討新加坡店屋─以中國城橋南路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21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09/10/03,臺灣建築學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
陳志榮、聶志高,2006,日據廣東省開平縣赤崁鎮「騎樓式」街屋平面構成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第十八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蔡亘騏、聶志高、賴裕鵬,2005,泉州手巾寮構造形式之研究─以城南舊城區手巾寮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7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賴裕鵬、聶志高、朱啟明,2005,騎樓式建築之研究─以泉州市中山南路騎樓立面形式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0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蔡亘騏、聶志高、賴裕鵬,2005,泉州「手巾寮」空間構成之研究─以城南舊城區手巾寮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0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趙雅玲、聶志高、郭雅雯,2002,彰化縣田中鎮日據時期街屋之研究(二)-以構造形式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趙雅玲、聶志高、粘清昆,2001,彰化縣田中鎮街屋之研究-以立面形式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聶志高、曾國維、李宗翰,2001,後壁鄉菁寮村日據時期街屋空間演變之研究-店面經型態與空間構成的關係,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3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粘清昆、聶志高、趙雅玲,2001,日據時期西螺街屋立面形式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李宗翰、粘清昆、聶志高、曾國維,2000,後壁鄉菁寮村街屋空間之研究(一)-以立面形式為例,第 4 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雲林)。
-
李宗翰、聶志高,2000,日據時期後壁鄉菁寮村「販仔間」空間構成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5 屆設計學會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pp.703-707。
-
張玉欣、聶志高、曾國維,2000, 西螺鎮延平路日據時期街屋空間構成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2 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pp.189-192。
(二)台灣離島地區住宅之研究:
在本項研究中,曾針對台灣離島之小琉球及金門的住宅空間,形式及立面構成進行探究;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江凌秋、聶志高,2009,屏東縣小琉球鄉現代合院住宅空間構成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21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09/11/21,臺灣建築學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
陳志榮、聶志高,2007,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外部空間境界線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9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王惠靜、聶志高,2007,小琉球傳統與現代合院建築立面裝飾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9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麥筱凡、聶志高、顏良年、劉安琪,2005,台灣洋樓與金門洋樓民宅外廊形式之比較研究─以獨棟式洋樓外廊柱式組構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7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劉安琪、朱啟明、蔡亘騏、聶志高,2004,馬祖北竿鄉廟宇建築之研究─以封火山牆之形式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9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蔡亘騏、朱啟明、劉安琪、聶志高,2004,馬祖傳統民居外牆體構築方式之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9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王素娟、聶志高,2003,日治時期台灣洋樓住宅立面形式之研究─以外廊形式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聶志高、林美琪、王素娟,2003,金門洋樓住宅山牆立面裝飾手法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聶志高、王素娟、吳基正、陳兩達,2003,金門洋樓住宅立面形式之研究(一)外廊柱式的組構形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王素娟、聶志高、吳基正、陳兩達,2003,金門洋樓住宅立面形式之研究(二)立面簷牆山頭構成形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吳基正、聶志高、王素娟、陳兩達,2003,金門洋樓住宅立面形式之研究(三)檐部飾帶之形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林美琪、聶志高,2002,以形式演化的觀點探討金門「番仔厝」洋樓建築之立面形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洪玉蓉、張雅銘、曾國維、聶志高,2002,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七)灶腳空間形式的變化 ,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洪玉蓉、曾國維、聶志高、蘇明修,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一)合院座向,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聶志高、洪玉蓉、曾國維、蘇明修,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二)合院入口的形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張雅銘、聶志高、曾國維、蘇明修,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三)氣候與建築構件形成的關係,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曾國維、聶志高、洪玉蓉,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四)合院空間之構成,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曾國維、洪玉蓉、聶志高,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五)樓拱仔,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3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曾國維、聶志高、洪玉蓉,2001,小琉球傳統合院住宅之研究(六)通巷空間,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3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林美琪、聶志高、劉銓芝,2001,RolleiMerticSofeware 在建築立面測繪上之輔助應用,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6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三)公寓式住宅室內空間規畫之研究:
至民國84年公寓式住宅已佔全台灣住宅類型的三分之一強,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但建設之初的原始規畫與室內設計的二次施工之間,一直存在許多規畫上的問題,導致住居需求與空間設計的落差,因此在本項的研究上,針對民國63年-86年間興建之公寓式住宅,進行抽樣性調查,以釐清空間規畫之問題點,減少施作上的廢棄物,降低污染,加強資源之有效應用。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粘琬渝、聶志高,2016,台灣公寓式集合住宅廚房空間需求之研究,2016社會設計與韌性永續規畫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03/11,銘傳大學,桃園縣,銘傳大學。
-
顏良年、聶志高、劉安琪、麥筱凡,2005,台灣公寓式集合住宅平面構成之研究─以雜誌刊登之作品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7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陳柏宏、聶志高、曾國維,2003,台北縣渡假型休閒式住宅俱樂部使用狀況之調查研究─俱樂部休閒設施使用時段與使用者職業類別之關係,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陳柏宏、聶志高,2003,台北縣渡假型休閒式俱樂部使用狀況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朱榮松、聶志高,2003,台灣公寓式住宅「和室」空間之研究(一)二次設計中和室規劃之傾向,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張雅銘、聶志高、粘清昆,2002,建築雜誌刊載之住宅案例外部空間規劃之研究-以獨棟住宅外部空間構成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張雅銘、聶志高、粘清昆,2002,建築雜誌刊載之住宅案例外部空間規劃之研究-以公寓式集合住宅外部空間構成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四)日據時期台灣日式住宅之研究:
台灣是日本帝國的第一個殖民地,為了提供來台協助經營的日本國民適應台灣本土的環境,住宅建設便成為其發展上首要的目標之一;而在這時期引入的日式住宅,對於台灣日後的住宅空間具有一定之影響,因此透過「官舍」與「民宅」來考察日據時期台灣地區日式住宅發展的狀況和其影響;以及透過設計圖面的考察、相關的文獻資料來瞭解日式木造住宅在經歷過一定之生命周期後所面臨的課題;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楊庭愷,聶志高, 2014,日式木造住宅基礎構造修繕工法之探究─以日本電視節目That's a DRAMATIC CHANGE案例為例,文化創意設計研討會暨設計營,2014/06/14,明道大學 數位設計學系,彰化縣。
-
楊庭愷,聶志高,2013,木造住宅居住問題之初探─以日本電視節目That's a DRAMATIC CHANGE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十五屆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2013/10/05,臺灣建築學會、銘傳大學,桃園縣。
-
郭雅雯、聶志高,2003,日據時期台灣日式住宅平面構成之研究-以官舍的室內空間構成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郭雅雯、聶志高,2003,台灣日治時期住宅發展之研究(二)-「洋式」空間的規劃特徵,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郭雅雯、聶志高,2002,日據時期台灣日式住宅競圖案平面構成之研究─以15坪住宅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郭雅雯、聶志高,2002,日據時期台灣日式住宅競圖案平面構成之研究─以18坪住宅為例,創作、設計、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
郭雅雯、聶志高,2002,日據時期台灣日式住宅發展狀況之研究-「續間」之規劃方式,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五)新興都市住宅之研究:
本項研究以台中市重劃區「住一」住宅區及新興的住宅型式—休閒式住宅為對象,考察都市計畫法規對住宅空間構成的影響,並探究新興住宅型式的特微及其今後發展的趨向;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粘清昆、聶志高、張雅銘,2002,台中市七期重劃區「住一」住宅平面空間構成之研究─以住宅外部空間構成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粘清昆、張雅銘、聶志高,2002,台中市七期重劃區「住一」住宅平面空間構成之研究(二)─以住宅室內面積配比與房間數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商聖宜、曾國維、聶志高,2000,社區俱樂部與使用模式之研究─以台中市中庭式集合住宅為例,第4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雲林)。
二、與地震相關之研究
以上五大部份共通的視點皆是在探求住宅的「集團性」,考察「集團性」形成的因子,檢証「集團性」的影響力,從演變的脈絡中掌握其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921地震之突發,而引發相關性之研究,包括建築物受災狀況之調查研究,社區重建規劃之研究;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陳殿禮、聶志高、吳基正,2004,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普通教室規劃與評估之研究─以教室類型對學童課間活動之影響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6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吳基正、陳殿禮、聶志高,2004,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規劃與社區民眾使用關係之研究─以社區民眾使用「廁所」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6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陳殿禮、聶志高、吳基正,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普通教室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學童對個人儲物櫃之使用評估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吳基正、聶志高、陳殿禮、李美慧,2003,九二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社區使用關係之研究─以社區民眾使用田徑運動場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5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陳殿禮、李美慧、聶志高,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校園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以不同類型普通教室之學習角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李美慧、陳殿禮、聶志高,2003,九二一震災重建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普通教室規劃方式,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陳殿禮、聶志高、李美慧,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校園教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之研究(一)─以南投縣集集、延平國小教師之意見調查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李美慧、陳殿禮、聶志高,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校園教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之研究(二)-以南投縣集集、延平國小學童之意見調查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陳殿禮、聶志高、方國定,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一)-以學童使用學習角之狀況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陳殿禮、方國定、聶志高,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使用後評估之研究(二)-以學童對課桌椅之使用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李美慧、曾國維、聶志高,2002,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校園空間規劃之研究-以校舍空間構成類型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聶志高,2000,地震大樓集合住宅室內空間安全性之研究-以台縣大里市與雲林縣斗六市為例,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
聶志高,2000,南投縣竹山鎮瑞竹里農村聚落重建調查規劃案,行政院農委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
聶志高,2000,親水空間的再生-墨林社區公園計劃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後壁鄉墨林社區發展協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
聶志高、李美文、趙雅玲、李宗翰,2000,921地震大樓集合住宅室內空間受災狀況之研究(一) ─ 以室內隔間牆及裝修材之安全性為例,第4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雲林)。
-
李美文、聶志高、李宗翰、趙雅玲,2000,921地震大樓集合住宅室內空間受災狀況之研究(二) ─ 以家具,家電之安全性為例,第4屆建築生產及管理技術研討會(雲林)。
-
李美文、聶志高,2000,921地震高層集合住宅內部空間安全性之研究,中民國設計學會第5屆設計學會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pp.951-956。
三、行為與空間關係之研究
生活行為的模式與空間的組織,具有密切的關係;同樣的,空間和家具的使用狀況,亦能反映當時代的生活場景和價值觀。有鑑於此,此類型的研究著眼於行為與空間,行為與家具使用的關係上,企圖透過生活行為發生的模式,探究其影響的因子。具體而言,包括從生活行為來看歷代家具使用的關係、博物館參觀行為與展示配置關係、展示空間使用問題與改善以及醫院指標對尋路行為之影響之調查研究;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楊家豪、聶志高、簡毓芬, 2014,指標系統對尋路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為例,2014年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第十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11/28,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桃園縣,中原大學。
-
紀筑雅、陳佾芬、聶志高,2014,台灣工藝之家展示空間改善前後使用性之探討,2014年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第十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11/28,中原大學,桃園縣,中原大學。
-
楊家豪、聶志高、簡毓芬,2014,醫院診療空間尋路行為之初探-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為例,第五屆設計創新暨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11/07,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台南市,南應大。
-
紀筑雅、陳佾芬、聶志高,2014,台灣工藝之家展示空間問題現況與改善策略之探討,2014文化‧創意‧設計學術研討會,2014/04/08,新竹市,玄奘大學。
-
劉安琪、聶志高、許哲維、蔡亘騏,2005,廟宇戲台空間構成之研究─以戲碼空間與戲台的對應關係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王麗卿、聶志高、簡秀真,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一)─以文人飲酒活動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簡秀真、聶志高、王麗卿,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二)-以獨奏形式的坐具類家具使用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聶志高、王麗卿、簡秀真,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三)-以合奏形式的坐具類家具使用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王麗卿、聶志高,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使用關係之研究(四)-以文人博古鑑賞活動為例,創作、設計、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
王麗卿、聶志高、簡秀真,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五)-以文人書畫活動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簡秀真、王麗卿、聶志高,2002,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六)-以鑑樂活動的家具形制演變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14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
-
王麗卿、聶志高,2003,中國歷代繪畫中生活行為與家具關係之研究(七)-以明代文人閱讀活動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黃曉芸、聶志高、吳淑華,2002,博物館展示空間參觀路徑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之「食品工業」展示廳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四、建築外觀之研究
建築外觀主要透過視覺帶給人不同評價及感受,其認知受到當代社會、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一般大眾對建築外觀的評價與認知,通常僅用概括的語意來表達,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也多憑主觀經驗來決定形式,其設計成果是否符合消費層的需求尚待明確之評價,有鑑於此本研究方向將建立建築外觀評價模式與理解評價之結構,以及建築外觀應用之材料、形式與裝飾;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林盈宏、聶志高,2016,不同之構造與施工方法對於空心磚外牆裂縫生成之研究,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16「設計與文化」學術研討會,2016/05/13,華梵大學,新北市,華梵大學。
-
林盈宏、聶志高,2015,防水空心磚應用於建築外牆問題之研究-以裂縫問題為例,第27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15/05/16,臺灣建築學會,苗栗縣,國立聯合大學。
-
葉昌雯、聶志高,2009,廣東省開平縣赤崁鎮「騎樓市」街屋立面形式之研究─以簷牆形式與裝飾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二十一屆第二次論文研究成果發表會,2009/11/21,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pp.107。
-
湛宜欣、聶志高,2007,觀光地區商店外觀評價與消費認知關係之研究-以小琉球地區餐飲店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9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王惠靜、聶志高,2006,觀光地區商店外觀評價與消費認知關係之研究-以小琉球地區餐飲店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8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
許哲維、聶志高、劉安琪、顏良年,2005,戲台空間之研究─以桃園縣「牌樓型」戲台之裝飾形式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屆設計學術成果研討會。
五、空間色彩相關之研究
室內設計主宰建築空間內部之機能、造型及風格,透過家具、家飾、色彩、材質及照明等手法呈現空間不同面貌與美感,其中「色彩」在室內空間中為不可或缺的元素。空間色彩的配色計畫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能夠感受周圍豐富的色彩,並從中學習色彩的規律與配色的法則,進而將其法則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建構出有系統規律化的色彩應用體系;因此企圖透過色彩聯想與配色,探究其對空間的影響。具體而言,包括醫院門診部門之後診空間以及住宅室內空間;曾發表過的研究論文如下:
-
葉宸伶、紀筑雅、聶志高,2018,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科系色彩學習成效評估之初探-以高中、職不同學習背景學生為例,2018虛實X跨界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03/16,銘傳大學設計學院商品設計學系,桃園市,銘傳大學。
-
吳瑄敏、聶志高,2015,醫院候診空間色彩配色傾向之研究-以建築或室內科系學生為例,2015創新實務與個案研討會,2015/11/27,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新北市,臺北城市科技大學。
-
吳瑄敏、聶志高、簡毓芬,2014,醫院門診部門之候診空間色彩之研究-以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斗六院區為例,第五屆設計創新暨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11/07,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台南市,南應大。
-
林亭汝、聶志高,2013,色彩聯想與配色關係之研究-以味覺聯想為例-,造形、文創‧跨界設計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發表會,2013/11/01,台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
張翠屏、聶志高,2012,以語意差異法探討住宅室內配色意象的評價─以應用植物花卉色彩配色為例,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7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2012/05/26,亞洲大學,台中市,亞洲大學。
-
張翠屏、聶志高,2011,住宅客廳空間色彩配色之研究-以大學生配色方式為例,第二十三屆第二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11/11/05-06,臺灣建築學會,台南市,成功大學。
-
江凌秋、聶志高,2010,應用植物色彩於住宅室內配色之研究─以非洲菊色彩為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第22屆第一次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2010/05/29,臺灣建築學會,台北市,台北科技大學。